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三化学组工作计划“墨香浓厚,红蕊芬芳,七月硕果,福泽鹿乡”2020年高考我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归功于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辛勤耕耘及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
作为新高三化学组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命题改革趋势,正确把握高考的标准和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全面落实郭校长和孙校长的新学期工作报告,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全组成员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以课本为“根”,“伸展主干,茂密枝叶”全面覆盖高考知识点。
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高考改革发展趋势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有效的专题训练,不断增强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力争使我校高三化学学科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第一轮复习时间。
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
教学内容。
以高中化学课本为本,结合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剖析,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中对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求,尽量按课本的章节进行系统地单元过关教学。
详细进度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夯实基础,滚动提高高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并通过知识的回顾、整理、应用、拓宽与辐射向其它学科进行渗透,这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要加强变知识点复习为考点复习的研究,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不少于100个,教师觉得要复习的都复习到了,而学生做起题来却往往“常规、常见、常讲、常练、甚至常考的知识点仍然常错”。
而化学考试热点只有近30个,其中有近二十个考点重现率特别高,而综合考试中,化学试题的量比较小,所考的必然侧重于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应该研究。
根据考点来组织化学高考总复习,可以缩短复习周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复习中要舍得在难点、重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
为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对一般性考点也不容忽视,可采取一般性的考点则通过练习的形式再现。
复习中穿插一些小的专题进行专题训练,小专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知识点及对应目标。
例题。
知识规律、方法、技巧小结。
目标检测题。
进行专题训练时要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主要以知识点和以解题方法为线索,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发展能力。
二、复习策略。
立足课本形成网络强化落实1、正确处理“纲”与“本”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
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
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
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
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四点。
①知识点。
②考试点。
⑧能力点。
④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
不让学生做死题,少走弯路以求实效。
根据多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观察,化学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
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
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
要善于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
2、切实解决复习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知识点、高考试题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观察,目前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做(做演示实验),学生看。
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清楚。
但是前面听,后面忘。
容易听,容易忘。
试题特点是。
多、全、小、精、活,考能力、考技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题比重逐年增大。
命题趋势是。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快。
要求学生答好高考题的标准是。
常见的题要会做,不常见的题也要会做,从来没见过的题也得会做。
这就要求在总复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狠抓双基上下功夫,搞清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解决疑难问题。
另外,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
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
为此,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是。
认真听讲、反复联想、熟能生巧、能力渐长。
二是概念多,理论多,实验杂,计算难,题型活。
在教学、复习中采取的措施是。
正确理解、注意联想,重视实验,讲究巧练,培养能力,善于记忆,前后对比,摸索规律,经常回忆,不易忘记。
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一一对应,学生目标明确,进步即可明显。
3、认真把住复习中的“六环节”“六环节”指。
阅读、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
(1)阅读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认真阅读教材是听好一节课的基础。
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适应当今高考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无论是在平时上课中还是在高考总复习中,教师都应坚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而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在阅读教材时,重点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单元知识及综合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知识是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解决的,还有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上还有困难,主要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才能解决,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前通过导学案来完成。
(2)提问不管是在高三复习的哪一个阶段,教师都要根据考纲、考点、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进行思考。
加上学生在第一环节阅读教材时积累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分期分批解决。
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做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学生每次接触的问题越少,印象越深,记得就越清楚。
时间长了,好多重点问题就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
(3)讨论在前两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思考题中存在的疑点、难点进行讨论。
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搞清自己的遗留问题,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思考题涉及的同一类问题都能搞清楚,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抓住分析讨论这一环节,学生就会获得牢固的知识。
(4)精讲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讲复习课,还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
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讲来讲去,而是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功效。
(5)精练无论是单元复习,还是综合练习,模拟测试,教师都要精心选编适量的不同类型练习题进行精练。
切忌搞“题海战术”,习题离课本的距离太远。
所选习题必须是不离开课本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所涉及的内容。
在复习中发现,有的学生练了大量的综合题,但一遇到课本上习题和问题还是照样出现错误,因此,高考也考不好。
练习要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