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笔记《教师礼仪》第一篇。
《教师伦理与教师礼仪》读书笔记让我们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读《教师礼仪》有感开学初,我领到一本镇教办下发的书——《教师礼仪》。
一开始以为这本书空洞无物,后来,通过学校组织学习和自己的阅读,才发现这是一本指导性很强很实用的书。
编者从教师的个人形象、着装服饰到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的交往礼仪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我进一步认识到。
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一面镜子,容不得半点随便散漫。
而良好的礼仪,则是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体现。
因此,我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使自己变得更有涵养,更加文明,更受学生的欢迎。
《教师礼仪》里谈到。
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比如,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
的确,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群,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
如果教师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
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我还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位美术男老师总是把头发留得长长的,有时还把头发扎成一束小马尾。
在今天看来可以认为他有艺术气质,但对于当时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实在让人觉得滑稽好笑。
每次上美术课,课堂总在我们的哄笑声中不了了之。
现在我已为人师,才意识到是他超前卫的打扮确实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读了《教师礼仪》,我个人还认为,教师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让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在“教师的语言礼仪”一章中提到。
“教师应自觉培养文明修养,注重自己的礼貌谈吐,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遵守语言的规范性,掌握语言的使用方法,从而做到语言美,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
”是的,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
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
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
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
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
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次听课感受。
那是中山市邀请名师王菘舟给老师们展示的一堂好课,听着他讲《只有一个地球》,就像欣赏一首时而婉转,时而幽咽,时而激昂的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
再观察听课的学生,双眸凝神,犹如被磁石吸引般地听着、想着,有些甚至流下了眼泪??学生表现出了精神上的充实、满足和愉悦,让人感受到王老师教学语言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把话说“通”,说“活”,说“准”,说得有趣,说得美妙,与学生互动时使用文明语言,不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教师的语言美不美,跟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有关系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傻猪”、“人渣”、“别给脸不要脸”、“你爸你妈是近亲结婚吧”、“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这些话出自为人师表的某些教师,是极不应该的,它反映了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文明的堕落,道德的缺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
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是啊,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
教师要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
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我懂得了教师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
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正面的影响,做传播文明的使者吧!共2页1第二篇。
教师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范文教师读书笔记骨干教师读书笔记李仁山《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教师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
朱教授在书中描述。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
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
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
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