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国家间政治》译序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 页数:35P 上传日期:2021-07-14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王缉思。

《国家间政治》译序《国家间政治》是2005年1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汉斯·。

摩根索。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王缉思。

《国家间政治》译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缉思。

《国家间政治》译序迄今为止,在流派林立的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界,恐怕还没有一部论著的影响能够超过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

本书于1948年初版。

1985年由肯尼思·。

汤普森(KennethW.Thompson)修订出版了第六版。

在40年时间里,摩根索的理论在西方长盛不衰。

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将本书的全貌呈现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和广大读者面前,并做适当的评介工作是必要的。

汉斯·。

摩根索(HansJ.Morgenthau,1904-1980)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

他青年时代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法律,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问题研究生院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

毕业后当了三年律师,之后在日内瓦大学任政治学讲师。

193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研究学院任国际法教授。

由于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他 无法回德国,遂于1937年辗转到美国,在布鲁克林学院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政治学。

1943年,摩根索加入美国国籍,以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时间最长的是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除代表作《国家间政治》外,主要著述还有《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1946年)、《捍卫国家利益》(1951年)、《政治学的困境》(1958年)等。

一般认为,西方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本世纪20一30年代,国际政治开始形成独立学科,侧重和平研究,理想主义色彩浓厚。

二次大战期间及战后的十几年内,现实主义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标志着现实主义理论的高峰,而他本人也成为公认的学科带头人。

50-60年代,现实主义理论受到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强烈冲击。

行为主义盛行了十来年,到了60年代末,它的缺陷暴露得越来越充分。

从此之后,西方理论家将传统理论同行为方法相结合,企图使二者相得益彰,使各学科相互交叉,同时把国际政治理论引向许多分支领域和应用研究。

一批自称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家既继承了摩根索的衣钵,又结合新的国际现实,借助系统论等方法,对他的理论加以推衍和修正。

7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理论有重新抬头之势。

毫无疑问,摩根索的理论思想已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生根,并将继续在国际政治学界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

摩根索不象后来的一些西方学者那样宣称自己的理论要做到。

价值中立。

,而是毫不掩饰地希望自己的思想能为现实政治服务。

这一点他确实做到了。

1985年10月,美国国务卿乔治·。

舒尔茨授予了汉斯·。

摩根索纪念奖,舒尔茨称《国家间政治》一书为。

有关国际政治的划时代著作。



在授奖仪式上,他对摩根索有如下评价。



汉斯·。

摩根索在国际关系研究方面是一位先驱者,在使这项研究工作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知识性学科方面,他做出的努力也许胜过任何人。

他的工作改变了我们对国际关系以及对美国在战后世界中的作用的看法。

他从根本上确定了当代辩论的条件,要是我们没有受益于他的智慧和他的思想的明澈性,那么,简直难于想象我们今天的政策将是什么样子。



[2]从这位美国政治家对摩根索的赞誉之词中已经可以知道,摩根索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必然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

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去衡量摩根索的理论(乃至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所有主要流派),不难指出其大谬不然之处。

然而我们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之间的岐见,决不仅限于意识形态方面。

国家政治利益的冲突,文化背景的反差,也使我们同他们之间很难找到共同遵循的政治原则。

正因为如 此,否定对方的政治立场,拒绝对方的意识形态,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学术方面对人对己都有说服力的批判。

评价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理论,都必须抓住公认的学术标谁,例如推理是否有严密的逻辑性,理论是否能令人满意地解释现实,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摩根索自以为是。

现实主义。

的理论,更应该拿当代国际政治的现实来检验。

当然,即使对国际政治现实本身的描述,也往往离不开价值判断和本国立场。

一、关于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摩根索在本书中立论的起点是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的概念,据此提出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大原则。

他认为,国际政治同一切政治一样,无论最终目标是什么,都是为权力而斗争。

政治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主题。

政治学的主题是以权力大小而确定的利益。

权力斗争在个人之间表现为一个人力图控制另一个人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中即表现为一国企图控制他国的行为。

国家外交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

把国际政治简单界定为各国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权 力斗争的说法,不断现到至少三个方面的批评。

首先,理想主义者不能容忍这种在国际斗争中不分青红皂白、抹煞正义与邪恶之分的超然态度。

同时,政治家也总是宣称本国外交政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实现本国利益,而且包含更为高尚的目标和原则。

其次,从学术角度说,国际政治的这一定义也远非无懈可击,它既不全面,也不准确。

例如,国家为发展各自经济而进行政治合作,就很难用。

一国控制另一国的权力斗争。

来解释。

政治学家对。

政治。

所做的多种多样的解释中,可以找出不少比。

为权力而斗争。

更科学化、更具适应性的定义。

第三,。

国际政治。

与。

国家间政治。

不能划等号。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活跃着许多非国家的行为体,诸如一些民族主义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等,都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

此外,国家也不总以一个意志统一的政治实体的面目而出现,国内各阶级、党派或利益集团在外交中各有其特殊利益,因此国际政治斗争不只限于国家之间的斗争,而是多层次的。

我们可以认为上述批评是正确的,或至少有其合理之处。

但是摩根索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利益和权力为国家行为动因而做出的分析和推理,确实能对许多国际现象做出有力的解释。

说服力强、影响力大的社会科学理论,无一不 是通俗易懂的。

摩根索的理论正是以其简练、深入浅出吸引了包括政治家和外交家在内的广大读者。

国家是国际政治中主要的行为体,权力是政治斗争的直接目的,因此各国为自身权力而斗争,确实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从权力斗争的角度观察政治现象的,只是强调斗争的阶级内容。

摩根索理论的核心无疑是权力政治(powerpolitics)。

这个概念通常被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